视频课程

备考预习班
  • 01-备考预习(一) 17 分钟
  • 02-备考预习(二) 35 分钟
  • 01-备考预习(一) 32 分钟
  • 02-备考预习(二) 22 分钟
  • 03-备考预习(三) 18 分钟
  • 01-备考预习(一) 21 分钟
  • 02-备考预习(二) 27 分钟
  • 03-备考预习(三) 16 分钟
  • 01-备考预习(一) 21 分钟
  • 02-备考预习(二) 20 分钟
  • 01-备考预习(一) 33 分钟
  • 02-备考预习(二) 38 分钟
  • 01-备考预习(一) 19 分钟
  • 02-备考预习(二) 10 分钟
  • 03-备考预习(三) 30 分钟
课程精讲班
  • 01-第一章-第一节-社工法规与政策体系 24 分钟
  • 02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21 分钟
  • 03-第二章-第一节-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-推进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法规与政策 32 分钟
  • 04-第三章-第一节-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一般规定 10 分钟
  • 05-第三章-第二节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 36 分钟
  • 06-第三章-第三节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-第五节-就业救助、临时救助与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 27 分钟
  • 07-第四章-第一节-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-第二节-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21 分钟
  • 08-第四章-第三节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-第四节-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25 分钟
  • 09-第五章-第一节-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(一) 24 分钟
  • 10-第五章-第一节-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(二) 18 分钟
  • 11-第五章-第二节-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(一) 10 分钟
  • 12-第五章-第三节- 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 23 分钟
  • 13-第六章-第一节-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-第二节-信访工作法规与政策 24 分钟
  • 14-第六章-第三节-突发事件对法规与政策 11 分钟
  • 15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-第二节-禁毒法规与政策- 24 分钟
  • 16-第七章-第三节-治安管理处罚法规与政策 20 分钟
  • 17-第八章-第一节-烈士褒扬法规与政策 22 分钟
  • 18-第八章-第二节-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-第四节-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法规与政策 25 分钟
  • 19-第九章-第一节-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20 分钟
  • 20-第九章-第二节-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-第四节-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法规与政策 26 分钟
  • 21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 25 分钟
  • 22-第十章-第二节-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9 分钟
  • 23-第十一章-第一节-社会团体管理法规与政策-第二节-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法规与政策 30 分钟
  • 24-第十一章-第三节-基金会管理法规与政策-第四节-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法规与政策-第五节-社会组织评估办法 22 分钟
  • 25-第十二章-第一节-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 29 分钟
  • 26-第十二章-第三节- 工资、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-第六节-集体协商的法规与政策 33 分钟
  • 27-第十三章-第一节-我国健康政策的总体框架-第六节-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14 分钟
  • 28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基本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-第二节-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 29 分钟
  • 29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-第五节-军人保险法规与政策 14 分钟
  • 01-上岸通关指南 20 分钟
  • 02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一) 18 分钟
  • 03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二) 15 分钟
  • 04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-第三节-社会工作的要素 21 分钟
  • 05-第一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(一) 22 分钟
  • 06-第一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(二) 11 分钟
  • 07-第一章-第五节-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7 分钟
  • 08-第二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(一) 19 分钟
  • 09-第二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(二) 24 分钟
  • 10-第二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(一) 23 分钟
  • 11-第二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(二) 11 分钟
  • 12-第二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10 分钟
  • 13-第三章-第一节-人类行为(一) 25 分钟
  • 14-第三章-第一节-人类行为(二) 14 分钟
  • 15-第三章-第二节-社会环境 25 分钟
  • 16-第三章-第三节-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(一) 16 分钟
  • 17-第三章-第三节-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(二) 18 分钟
  • 18-第四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-第五节-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33 分钟
  • 19-第四章-第六节-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-第七节-增强权能理论 22 分钟
  • 20-第五章-第一节-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(略)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一) 28 分钟
  • 21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二) 36 分钟
  • 22-第五章-第三节-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21 分钟
  • 23-第五章-第四节-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-第五节-个案管理 34 分钟
  • 24-第六章-第一节-小组工作的概念、类型与特点-第二节-小组工作的模式 26 分钟
  • 25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一) 20 分钟
  • 26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二) 26 分钟
  • 27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一) 16 分钟
  • 28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二) 20 分钟
  • 29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 11 分钟
  • 30-第七章-第二节-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36 分钟
  • 31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29 分钟
  • 32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 35 分钟
  • 33-第八章-第一节-社会服务计划-第二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28 分钟
  • 34-第八章-第三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-第四节-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21 分钟
  • 35-第八章-第五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-第七节-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23 分钟
  • 36-第九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功能-第二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和方式 31 分钟
  • 37-第九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和技巧 22 分钟
  • 38-第十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-第三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24 分钟
  • 39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 30 分钟
  • 01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(一) 29 分钟
  • 02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(二) 33 分钟
  • 03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35 分钟
  • 04-第一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 6 分钟
  • 05-第二章-第一节-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 25 分钟
  • 06-第二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12 分钟
  • 07-第二章-第三、四节-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法规与政策、推进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法规与政策 21 分钟
  • 08-第三章-第一节-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 34 分钟
  • 09-第三章-第二节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一) 38 分钟
  • 10-第三章-第二节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二) 34 分钟
  • 11-第三章-第三节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(一) 22 分钟
  • 12-第三章-第三节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(二) 23 分钟
  • 13-第三章-第四节-教育救助与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 28 分钟
  • 14-第三章-第五节-就业救助、临时救助与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(一) 18 分钟
  • 15-第三章-第五节-就业救助、临时救助与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(二) 24 分钟
  • 16-第四章-第一节-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一) 20 分钟
  • 17-第四章-第一节-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二) 16 分钟
  • 18-第四章-第二节-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19 分钟
  • 19-第四章-第三节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一) 32 分钟
  • 20-第四章-第三节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二) 29 分钟
  • 21-第四章-第四节-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18 分钟
  • 22-第五章-第一节-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(一) 28 分钟
  • 23-第五章-第一节-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(二) 21 分钟
  • 24-第五章-第一节-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(三) 21 分钟
  • 25-第五章-第二节-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 24 分钟
  • 26-第五章-第三节-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(一) 24 分钟
  • 27-第五章-第三节-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(二) 18 分钟
  • 28-第六章-第一节-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 24 分钟
  • 29-第六章-第二节-信访工作法规与政策 34 分钟
  • 30-第六章-第三节-突发事件应对法规与政策 21 分钟
  • 31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(一) 19 分钟
  • 32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(二) 22 分钟
  • 33-第七章-第二节-禁毒法规与政策 34 分钟
  • 34-第七章-第三节-治安管理处罚法规与政策 18 分钟
  • 35-第八章-第一节-烈士褒扬法规与政策 26 分钟
  • 36-第八章-第二节-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 17 分钟
  • 37-第八章-第三、四节-退役军人安置法规与政策、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法规与政策 25 分钟
  • 38-第九章-第一节-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33 分钟
  • 39-第九章-第二节-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(一) 20 分钟
  • 40-第九章-第二节-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(二) 19 分钟
  • 41-第九章-第三、四节-城乡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、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法规与政策 23 分钟
  • 42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(一) 26 分钟
  • 43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(二) 23 分钟
  • 44-第十章-第二节-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26 分钟
  • 45-第十一章-第一节-社会团体管理法规与政策 26 分钟
  • 46-第十一章-第二、三、四、五节 36 分钟
  • 47-第十二章-第一节-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 25 分钟
  • 48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(一) 20 分钟
  • 49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(二) 28 分钟
  • 50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工资、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25 分钟
  • 51-第十二章-第四节-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 12 分钟
  • 52-第十二章-第五节-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 28 分钟
  • 53-第十二章-第六节-集体协商的法规与政策 14 分钟
  • 54-第十三章-第一节-我国健康政策的总体框架 17 分钟
  • 55-第十三章-第二、三节-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、医疗服务法规与政策 27 分钟
  • 56-第十三章-第四、五、六节 22 分钟
  • 57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(一) 19 分钟
  • 58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(二) 30 分钟
  • 59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 16 分钟
  • 60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(一) 14 分钟
  • 61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(二) 23 分钟
  • 62-第十四章-第四、五节 23 分钟
  • 01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一) 27 分钟
  • 02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二) 14 分钟
  • 03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三) 21 分钟
  • 04-第一章-第二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-第三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15 分钟
  • 05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一) 31 分钟
  • 06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二) 17 分钟
  • 07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三) 29 分钟
  • 08-第二章-第二节-预估(一) 25 分钟
  • 09-第二章-第二节-预估(二) 27 分钟
  • 10-第二章-第三节-计划 8 分钟
  • 11-第二章-第四节-介入(一) 12 分钟
  • 12-第二章-第四节-介入(二) 22 分钟
  • 13-第二章-第五节-评估-第六节-结案 30 分钟
  • 14-第三章-第一节-儿童社会工作概述(一) 24 分钟
  • 15-第三章-第一节-儿童社会工作概述(二) 15 分钟
  • 16-第三章-第二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6 分钟
  • 17-第三章-第三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30 分钟
  • 18-第三章-第三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32 分钟
  • 19-第四章-第一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19 分钟
  • 20-第四章-第二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8 分钟
  • 21-第四章-第三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30 分钟
  • 22-第四章-第三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32 分钟
  • 23-第五章-第一节-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24 分钟
  • 24-第五章-第二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 15 分钟
  • 25-第五章-第二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 18 分钟
  • 26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9 分钟
  • 27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15 分钟
  • 28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 28 分钟
  • 29-第六章-第一节-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23 分钟
  • 30-第六章-第二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 31 分钟
  • 31-第六章-第二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 12 分钟
  • 32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1 分钟
  • 33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15 分钟
  • 34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 19 分钟
  • 35-第七章-第一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6 分钟
  • 36-第七章-第三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6 分钟
  • 37-第八章-第一节-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13 分钟
  • 38-第八章-第二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3 分钟
  • 39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1 分钟
  • 40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24 分钟
  • 41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 24 分钟
  • 42-第九章-第一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10 分钟
  • 43-第九章-第二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-第三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7 分钟
  • 44-第十章-第一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8 分钟
  • 45-第十章-第二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6 分钟
  • 46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6 分钟
  • 47-第十一章-第一节-家庭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5 分钟
  • 48-第十一章-第三节-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7 分钟
  • 49-第十二章-第一节-学校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34 分钟
  • 50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2 分钟
  • 51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27 分钟
  • 52-第十三章-第一节-社区社会工作概述 11 分钟
  • 53-第十三章-第二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30 分钟
  • 54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1 分钟
  • 55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24 分钟
  • 56-第十四章-医务社会工作 31 分钟
  • 57-第十五章-企业社会工作 26 分钟
  • 01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一) 22 分钟
  • 02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二) 20 分钟
  • 03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3 分钟
  • 04-第一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的要素 13 分钟
  • 05-第一章-第四、五节-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、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28 分钟
  • 06-第二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 32 分钟
  • 07-第二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22 分钟
  • 08-第二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20 分钟
  • 09-第三章-第一节-人类行为 37 分钟
  • 10-第三章-第二节-社会环境 32 分钟
  • 11-第三章-第三节-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31 分钟
  • 12-第三章-第四节-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30 分钟
  • 13-第四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 9 分钟
  • 14-第四章-第二、三节-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、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26 分钟
  • 15-第四章-第四节-认知行为理论 14 分钟
  • 16-第四章-第五、六节-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、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24 分钟
  • 17-第四章-第七、八、九、十节 18 分钟
  • 18-第五章-第一、二节-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、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一) 31 分钟
  • 19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二) 26 分钟
  • 20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三) 26 分钟
  • 21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四) 20 分钟
  • 22-第五章-第三节-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30 分钟
  • 23-第五章-第四节-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26 分钟
  • 24-第五章-第五节-个案管理 17 分钟
  • 25-第六章-第一节-小组工作的概念、类型与特点 18 分钟
  • 26-第六章-第二节-小组工作的模式 19 分钟
  • 27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一) 25 分钟
  • 28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二) 30 分钟
  • 29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一) 21 分钟
  • 30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二) 27 分钟
  • 31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 11 分钟
  • 32-第七章-第二节-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(一) 20 分钟
  • 33-第七章-第二节-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(二) 26 分钟
  • 34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(一) 17 分钟
  • 35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(二) 21 分钟
  • 36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(一) 25 分钟
  • 37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(二) 20 分钟
  • 38-第八章-第一节-社会服务计划 33 分钟
  • 39-第八章-第二、三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、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34 分钟
  • 40-第八章-第四、五节 22 分钟
  • 41-第八章-第六、七节 16 分钟
  • 42-第九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功能 20 分钟
  • 43-第九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和方式 33 分钟
  • 44-第九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和技巧 32 分钟
  • 45-第十章-第一、二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、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30 分钟
  • 46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17 分钟
  • 47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(一) 23 分钟
  • 48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(二)、第五节(不考) 26 分钟
  • 01-第一章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(一) 19 分钟
  • 02-第一章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(二) 22 分钟
  • 03-第一章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(三) 21 分钟
  • 04-第一章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(四) 29 分钟
  • 05-第二章-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(一) 23 分钟
  • 06-第二章-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(二) 15 分钟
  • 07-第二章-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(三) 22 分钟
  • 08-第三章-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 36 分钟
  • 09-第三章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一) 18 分钟
  • 10-第三章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二) 24 分钟
  • 11-第三章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三) 37 分钟
  • 12-第三章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(一) 31 分钟
  • 13-第三章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(二) 14 分钟
  • 14-第三章-教育救助与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 25 分钟
  • 15-第三章-就业救助、临时救助与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 40 分钟
  • 16-第四章-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35 分钟
  • 17-第四章-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21 分钟
  • 18-第四章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一) 35 分钟
  • 19-第四章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二) 26 分钟
  • 20-第四章-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 18 分钟
  • 21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一) 26 分钟
  • 22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二) 23 分钟
  • 23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三) 21 分钟
  • 24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四) 26 分钟
  • 25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五) 25 分钟
  • 26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六) 19 分钟
  • 27-第六章-第一节-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 21 分钟
  • 28-第六章-第二节-信访工作法规与政策 27 分钟
  • 29-第六章-第三节-突发事件应对法规与政策 18 分钟
  • 30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校正法规与政策(一) 20 分钟
  • 31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校正法规与政策(二) 22 分钟
  • 32-第七章-第二节-禁毒法规与政策 34 分钟
  • 33-第七章-第三节-治安管理处罚法规与政策 24 分钟
  • 34-第八章-第一节-烈士褒扬法规与政策 27 分钟
  • 35-第八章-第二节-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 21 分钟
  • 36-第八章-第三节-退役士兵安置法规与政策 23 分钟
  • 37-第九章-第一节-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28 分钟
  • 38-第九章-第二节-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 38 分钟
  • 39-第九章-第三、四节-城乡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、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法规与政策 12 分钟
  • 40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(一) 29 分钟
  • 41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(二) 20 分钟
  • 42-第十章-第二节-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 28 分钟
  • 43-第十一章-第一节-社会团体管理法规与政策 33 分钟
  • 44-第十一章-第二节-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法规与政策 39 分钟
  • 45-第十二章-第一节-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 27 分钟
  • 46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(一) 27 分钟
  • 47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(二) 38 分钟
  • 48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工资、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31 分钟
  • 49-第十二章-第四节-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 13 分钟
  • 50-第十二章-第五节-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(一) 21 分钟
  • 51-第十二章-第五节-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(二) 19 分钟
  • 52-第十二章-第六节-集体协商的法规与政策 19 分钟
  • 53-第十三章-第一节-我国健康政策的总体框架 19 分钟
  • 54-第十三章-第二、三节-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、医疗服务法规与政策 28 分钟
  • 55-第十三章-第四-六节-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法规与政策、食品药品安全法规与政策、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 33 分钟
  • 56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(一) 23 分钟
  • 57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(二) 20 分钟
  • 58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 24 分钟
  • 59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(一) 16 分钟
  • 60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(二) 24 分钟
  • 61-第十四章-第四、五节-社会保险管理法规与政策、军人保险法规与政策 24 分钟
  • 01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一) 22 分钟
  • 02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二) 16 分钟
  • 03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-第三节-社会工作的要素 29 分钟
  • 04-第一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-第五节-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31 分钟
  • 05-第二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(一) 18 分钟
  • 06-第二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(二) 23 分钟
  • 07-第二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26 分钟
  • 08-第二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 20 分钟
  • 09-第三章-第一节-人类行为 32 分钟
  • 10-第三章-第二节-社会环境 28 分钟
  • 11-第三章-第三节-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(一) 18 分钟
  • 12-第三章-第三节-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(二) 23 分钟
  • 13-第三章-第四节-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(一) 23 分钟
  • 14-第三章-第四节-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(二) 26 分钟
  • 15-第四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-第二节-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30 分钟
  • 16-第四章-第三节-心理社会治疗模式-第五节-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 24 分钟
  • 17-第四章-第六节-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-第十节-发展性社会工作 26 分钟
  • 18-第五章-第一节-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(略)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(一) 38 分钟
  • 19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(二) 30 分钟
  • 20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(三) 31 分钟
  • 21-第五章-第三节-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25 分钟
  • 22-第五章-第四节-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27 分钟
  • 23-第五章-第五节-个案管理 18 分钟
  • 24-第六章-第一节-小组工作的概念、类型与特点 24 分钟
  • 25-第六章-第二节-小组工作的模式 23 分钟
  • 26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一) 27 分钟
  • 27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二) 18 分钟
  • 28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三) 20 分钟
  • 29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一) 25 分钟
  • 30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二) 24 分钟
  • 31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 12 分钟
  • 32-第七章-第二节-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35 分钟
  • 33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(一) 19 分钟
  • 34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(二) 16 分钟
  • 35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(一) 27 分钟
  • 36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(二) 22 分钟
  • 37-第八章-第一节-社会服务计划 25 分钟
  • 38-第八章-第二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16 分钟
  • 39-第八章-第三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11 分钟
  • 40-第八章-第四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-第五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19 分钟
  • 41-第八章-第六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和公共关系管理-第七节-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14 分钟
  • 42-第九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功能 17 分钟
  • 43-第九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和方式(一) 14 分钟
  • 44-第九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和方式(二) 23 分钟
  • 45-第九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和技巧 30 分钟
  • 46-第十章-第一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-第二节-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 23 分钟
  • 47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14 分钟
  • 48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(一) 25 分钟
  • 49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(二) 27 分钟
  • 50-第十章-第五节-社会工作的项目评估 3 分钟
  • 01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一) 25 分钟
  • 02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二) 15 分钟
  • 03-第一章-第二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-第三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18 分钟
  • 04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一) 28 分钟
  • 05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二) 24 分钟
  • 06-第二章-第二节-预估(一) 22 分钟
  • 07-第二章-第二节-预估(二) 13 分钟
  • 08-第二章-第三节-计划-第四节-介入 28 分钟
  • 09-第二章-第五节-评估-第六节-结案 21 分钟
  • 10-第三章-第一节-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26 分钟
  • 11-第三章-第二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0 分钟
  • 12-第三章-第三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15 分钟
  • 13-第三章-第三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20 分钟
  • 14-第四章-第一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25 分钟
  • 15-第四章-第二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30 分钟
  • 16-第四章-第三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0 分钟
  • 17-第四章-第三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22 分钟
  • 18-第五章-第一节-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12 分钟
  • 19-第五章-第二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 16 分钟
  • 20-第五章-第二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 18 分钟
  • 21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0 分钟
  • 22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22 分钟
  • 23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 24 分钟
  • 24-第六章-第一节-妇女社会工作概述 19 分钟
  • 25-第六章-第二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 28 分钟
  • 26-第六章-第二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 20 分钟
  • 27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12 分钟
  • 28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22 分钟
  • 29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 27 分钟
  • 30-第七章-第一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17 分钟
  • 31-第七章-第二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8 分钟
  • 32-第七章-第三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5 分钟
  • 33-第八章-第一节-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10 分钟
  • 34-第八章-第二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9 分钟
  • 35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9 分钟
  • 36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20 分钟
  • 37-第九章-第一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4 分钟
  • 38-第九章-第三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6 分钟
  • 39-第十章-第一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11 分钟
  • 40-第十章-第二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7 分钟
  • 41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19 分钟
  • 42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17 分钟
  • 43-第十一章-第一节-家庭社会工作概述 6 分钟
  • 44-第十一章-第二节-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26 分钟
  • 45-第十一章-第三节-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9 分钟
  • 46-第十二章-第一节-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2 分钟
  • 47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 16 分钟
  • 48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 18 分钟
  • 49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5 分钟
  • 50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17 分钟
  • 51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 24 分钟
  • 52-第十三章-第一节-社区社会工作概述 11 分钟
  • 53-第十三章-第二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31 分钟
  • 54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 21 分钟
  • 55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 17 分钟
  • 56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 26 分钟
  • 57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医务社会工作概述 11 分钟
  • 58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 18 分钟
  • 59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 16 分钟
  • 60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0 分钟
  • 61-第十五章-第一节-企业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24 分钟
  • 62-第十五章-第三节-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9 分钟

课程资料

01-备考预习(一).pdf
02-备考预习(二).pdf
01-备考预习(一).pdf
02-备考预习(二).pdf
03-备考预习(三).pdf
01-备考预习(一).pdf
02-备考预习(二).pdf
03-备考预习(三).pdf
PDF.rar
01-备考预习(一).pdf
02-备考预习(二).pdf
PDF.rar
01-备考预习(一).pdf
02-备考预习(二).pdf
PDF.rar
01-备考预习(一).pdf
02-备考预习(二).pdf
03-备考预习(三).pdf
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(中级)-课程精讲-君君 讲义.rar
01-第一章-第一节-社工法规与政策体系.pdf
02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.pdf
03-第二章-第一节-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-推进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法规与政策.pdf
社会工作综合能力(中级)-课程精讲-大魏-2025年.rar
01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(一).pdf
02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(二).pdf
03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.pdf
04-第一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.pdf
05-第二章-第一节-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.pdf
06-第二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.pdf
07-第二章-第三、四节-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法规与政策、推进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法规与政策.pdf
08-第三章-第一节-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.pdf
09-第三章-第二节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10-第三章-第二节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11-第三章-第三节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12-第三章-第三节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13-第三章-第四节-教育救助与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.pdf
14-第三章-第五节-就业救助、临时救助与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15-第三章-第五节-就业救助、临时救助与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16-第四章-第一节-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17-第四章-第一节-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18-第四章-第二节-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.pdf
19-第四章-第三节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20-第四章-第三节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21-第四章-第四节-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.pdf
22-第五章-第一节-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23-第五章-第一节-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24-第五章-第一节-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(三).pdf
25-第五章-第二节-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.pdf
26-第五章-第三节-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27-第五章-第三节-财产继承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28-第六章-第一节-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.pdf
29-第六章-第二节-信访工作法规与政策.pdf
30-第六章-第三节-突发事件应对法规与政策.pdf
31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32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矫正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33-第七章-第二节-禁毒法规与政策.pdf
34-第七章-第三节-治安管理处罚法规与政策.pdf
35-第八章-第一节-烈士褒扬法规与政策.pdf
36-第八章-第二节-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.pdf
37-第八章-第三、四节-退役军人安置法规与政策、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法规与政策.pdf
38-第九章-第一节-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.pdf
39-第九章-第二节-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40-第九章-第二节-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41-第九章-第三、四节-城乡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、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法规与政策.pdf
42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43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44-第十章-第二节-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.pdf
45-第十一章-第一节-社会团体管理法规与政策.pdf
46-第十一章-第二、三、四、五节.pdf
47-第十二章-第一节-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.pdf
48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(一).pdf
49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(二).pdf
50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工资、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.pdf
51-第十二章-第四节-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.pdf
52-第十二章-第五节-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.pdf
53-第十二章-第六节-集体协商的法规与政策.pdf
54-第十三章-第一节-我国健康政策的总体框架.pdf
55-第十三章-第二、三节-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、医疗服务法规与政策.pdf
56-第十三章-第四、五、六节.pdf
57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58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59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.pdf
60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61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62-第十四章-第四、五节.pdf
01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一).pdf
02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二).pdf
03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三).pdf
04-第一章-第二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-第三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.pdf
05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一).pdf
06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二).pdf
07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三).pdf
08-第二章-第二节-预估(一).pdf
09-第二章-第二节-预估(二).pdf
10-第二章-第三节-计划.pdf
11-第二章-第四节-介入(一).pdf
12-第二章-第四节-介入(二).pdf
13-第二章-第五节-评估-第六节-结案.pdf
14-第三章-第一节-儿童社会工作概述(一).pdf
15-第三章-第一节-儿童社会工作概述(二).pdf
16-第三章-第二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17-第三章-第三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18-第三章-第三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19-第四章-第一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.pdf
20-第四章-第二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21-第四章-第三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22-第四章-第三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23-第五章-第一节-老年社会工作概述.pdf
24-第五章-第二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.pdf
25-第五章-第二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.pdf
26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27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28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.pdf
29-第六章-第一节-妇女社会工作概述.pdf
30-第六章-第二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.pdf
31-第六章-第二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.pdf
32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33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34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.pdf
35-第七章-第一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36-第七章-第三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37-第八章-第一节-矫正社会工作概述.pdf
38-第八章-第二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39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40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41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.pdf
42-第九章-第一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.pdf
43-第九章-第二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-第三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44-第十章-第一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.pdf
45-第十章-第二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46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47-第十一章-第一节-家庭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48-第十一章-第三节-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49-第十二章-第一节-学校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50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51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52-第十三章-第一节-社区社会工作概述.pdf
53-第十三章-第二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54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55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56-第十四章-医务社会工作.pdf
57-第十五章-企业社会工作.pdf
01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一).pdf
02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二).pdf
03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.pdf
04-第一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的要素.pdf
05-第一章-第四、五节-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、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.pdf
06-第二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.pdf
07-第二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.pdf
08-第二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.pdf
09-第三章-第一节-人类行为.pdf
10-第三章-第二节-社会环境.pdf
11-第三章-第三节-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.pdf
12-第三章-第四节-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.pdf
13-第四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.pdf
14-第四章-第二、三节-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、心理社会治疗模式.pdf
15-第四章-第四节-认知行为理论.pdf
16-第四章-第五、六节-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、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.pdf
17-第四章-第七、八、九、十节.pdf
18-第五章-第一、二节-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、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一).pdf
19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二).pdf
20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三).pdf
21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(四).pdf
22-第五章-第三节-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.pdf
23-第五章-第四节-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.pdf
24-第五章-第五节-个案管理.pdf
25-第六章-第一节-小组工作的概念、类型与特点.pdf
26-第六章-第二节-小组工作的模式.pdf
27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一).pdf
28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二).pdf
29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一).pdf
30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二).pdf
31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.pdf
32-第七章-第二节-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(一).pdf
33-第七章-第二节-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(二).pdf
34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(一).pdf
35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(二).pdf
36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(一).pdf
37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(二).pdf
38-第八章-第一节-社会服务计划.pdf
39-第八章-第二、三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、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.pdf
40-第八章-第四、五节.pdf
41-第八章-第六、七节.pdf
42-第九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功能.pdf
43-第九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和方式.pdf
44-第九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和技巧.pdf
45-第十章-第一、二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、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.pdf
46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.pdf
47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(一).pdf
48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(二)、第五节(不考).pdf
01-第一章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(一).pdf
02-第一章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(二).pdf
03-第一章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(三).pdf
04-第一章-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(四).pdf
05-第二章-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06-第二章-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07-第二章-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(三).pdf
08-第三章-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.pdf
09-第三章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10-第三章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11-第三章-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(三).pdf
12-第三章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13-第三章-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14-第三章-教育救助与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.pdf
15-第三章-就业救助、临时救助与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.pdf
16-第四章-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.pdf
17-第四章-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.pdf
18-第四章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19-第四章-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20-第四章-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.pdf
21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22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23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三).pdf
24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四).pdf
25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五).pdf
26-第五章-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(六).pdf
27-第六章-第一节-人民调解法规与政策.pdf
28-第六章-第二节-信访工作法规与政策.pdf
29-第六章-第三节-突发事件应对法规与政策.pdf
30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校正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31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校正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32-第七章-第二节-禁毒法规与政策.pdf
33-第七章-第三节-治安管理处罚法规与政策.pdf
34-第八章-第一节-烈士褒扬法规与政策.pdf
35-第八章-第二节-军人抚恤优待法规与政策.pdf
36-第八章-第三节-退役士兵安置法规与政策.pdf
37-第九章-第一节-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法规与政策.pdf
38-第九章-第二节-农村村民自治法规与政策.pdf
39-第九章-第三、四节-城乡社区建设法规与政策、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法规与政策.pdf
40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41-第十章-第一节-公益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42-第十章-第二节-志愿服务法规与政策.pdf
43-第十一章-第一节-社会团体管理法规与政策.pdf
44-第十一章-第二节-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法规与政策.pdf
45-第十二章-第一节-促进就业的法规与政策.pdf
46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(一).pdf
47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劳动合同的规定(二).pdf
48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工资、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.pdf
49-第十二章-第四节-劳动保护与职业培训的规定.pdf
50-第十二章-第五节-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(一).pdf
51-第十二章-第五节-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处理(二).pdf
52-第十二章-第六节-集体协商的法规与政策.pdf
53-第十三章-第一节-我国健康政策的总体框架.pdf
54-第十三章-第二、三节-公共卫生法规与政策、医疗服务法规与政策.pdf
55-第十三章-第四-六节-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法规与政策、食品药品安全法规与政策、计划生育法规与政策.pdf
56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57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58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法规与政策.pdf
59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(一).pdf
60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法规与政策(二).pdf
61-第十四章-第四、五节-社会保险管理法规与政策、军人保险法规与政策.pdf
01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一).pdf
02-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的含义、目标与功能(二).pdf
03-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-第三节-社会工作的要素.pdf
04-第一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-第五节-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.pdf
05-第二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(一).pdf
06-第二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(二).pdf
07-第二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.pdf
08-第二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.pdf
09-第三章-第一节-人类行为.pdf
10-第三章-第二节-社会环境.pdf
11-第三章-第三节-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(一).pdf
12-第三章-第三节-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(二).pdf
13-第三章-第四节-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(一).pdf
14-第三章-第四节-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(二).pdf
15-第四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与类型-第二节-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.pdf
16-第四章-第三节-心理社会治疗模式-第五节-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.pdf
17-第四章-第六节-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-第十节-发展性社会工作.pdf
18-第五章-第一节-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(略)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(一).pdf
19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(二).pdf
20-第五章-第二节-个案工作的主要模(三).pdf
21-第五章-第三节-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.pdf
22-第五章-第四节-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.pdf
23-第五章-第五节-个案管理.pdf
24-第六章-第一节-小组工作的概念、类型与特点.pdf
25-第六章-第二节-小组工作的模式.pdf
26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一).pdf
27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二).pdf
28-第六章-第三节-小组工作的过程(三).pdf
29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一).pdf
30-第六章-第四节-小组工作技巧(二).pdf
31-第七章-第一节-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.pdf
32-第七章-第二节-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.pdf
33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(一).pdf
34-第七章-第三节-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(二).pdf
35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(一).pdf
36-第七章-第四节-社区工作的技巧(二).pdf
37-第八章-第一节-社会服务计划.pdf
38-第八章-第二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.pdf
39-第八章-第三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.pdf
40-第八章-第四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-第五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.pdf
41-第八章-第六节-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和公共关系管理-第七节-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.pdf
42-第九章-第一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功能.pdf
43-第九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和方式(一).pdf
44-第九章-第二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和方式(二).pdf
45-第九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和技巧.pdf
46-第十章-第一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含义与功能-第二节-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.pdf
47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.pdf
48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(一).pdf
49-第十章-第四节-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(二).pdf
50-第十章-第五节-社会工作的项目评估.pdf
01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一).pdf
02-第一章-第一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(二).pdf
03-第一章-第二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-第三节-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.pdf
04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一).pdf
05-第二章-第一节-接案(二).pdf
06-第二章-第二节-预估(一).pdf
07-第二章-第二节-预估(二).pdf
08-第二章-第三节-计划-第四节-介入.pdf
09-第二章-第五节-评估-第六节-结案.pdf
10-第三章-第一节-儿童社会工作概述.pdf
11-第三章-第二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12-第三章-第三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13-第三章-第三节-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14-第四章-第一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.pdf
15-第四章-第二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16-第四章-第三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17-第四章-第三节-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18-第五章-第一节-老年社会工作概述.pdf
19-第五章-第二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.pdf
20-第五章-第二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.pdf
21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22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23-第五章-第三节-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.pdf
24-第六章-第一节-妇女社会工作概述.pdf
25-第六章-第二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.pdf
26-第六章-第二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.pdf
27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28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29-第六章-第三节-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.pdf
30-第七章-第一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.pdf
31-第七章-第二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32-第七章-第三节-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33-第八章-第一节-矫正社会工作概述.pdf
34-第八章-第二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35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36-第八章-第三节-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37-第九章-第一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38-第九章-第三节-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39-第十章-第一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.pdf
40-第十章-第二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41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42-第十章-第三节-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43-第十一章-第一节-家庭社会工作概述.pdf
44-第十一章-第二节-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45-第十一章-第三节-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46-第十二章-第一节-学校社会工作概述.pdf
47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.pdf
48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.pdf
49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50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51-第十二章-第三节-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.pdf
52-第十三章-第一节-社区社会工作概述.pdf
53-第十三章-第二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.pdf
54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一).pdf
55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二).pdf
56-第十三章-第三节-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(三).pdf
57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医务社会工作概述.pdf
58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一).pdf
59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(二).pdf
60-第十四章-第三节-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61-第十五章-第一节-企业社会工作概述-第二节-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和内容.pdf
62-第十五章-第三节-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.pdf

讲师资料

付子健
付子健

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,北京邮电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讲师,曾为多家500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,积累了多年的教学培训经验。博学多才,教学严谨,擅长把抽象问题简单化,复杂问题生活化,一致受到学员好评。

马海燕
马海燕

某高校教师,社会工作师,多家社工机构督导,发表专业论文近30篇。善于归纳总结,举实例讲考点,通俗易懂。

王春晖
王春晖

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主任,讲师,高级社会工作师,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服务管理硕士。曾参与多地的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考前辅导培训,具有较丰富的授课经验

大魏
大魏

君君
君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