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-第一章-第一节-人格及其理论(一).pdf
02-第一章-第一节-人格及其理论(二).pdf
03-第一章-第二节-智力与能力.pdf
04-第一章-第三节-情绪.pdf
05-第一章-第四节-态度与行为.pdf
06-第一章-第五节-价值观.pdf
07-第二章-第一节-团体的基本概念(一).pdf
08-第二章-第一节-团体的基本概念(二).pdf
09-第二章-第二节-团体内部的沟通.pdf
10-第二章-第三节-团体决策.pdf
11-第三章-第一节-工作态度概述.pdf
12-第三章-第二节-工作满意度(一).pdf
13-第三章-第二节-工作满意度(二).pdf
14-第三章-第三节-组织承诺.pdf
15-第四章-第一节-人力资源概述(一).pdf
16-第四章-第一节-人力资源概述(二).pdf
17-第四章-第二节-人力资源管理概述.pdf
18-第五章-第一节-工作分析概述(一).pdf
19-第五章-第一节-工作分析概述(二).pdf
20-第五章-第二节-工作分析的方法(一).pdf
21-第五章-第二节-工作分析的方法(二).pdf
22-第五章-第三节-职位说明书.pdf
23-第五章-第四节-工作研究.pdf
24-第五章-第五节-工作设计.pdf
25-第六章-第一节-招募(一).pdf
26-第六章-第一节-招募(二).pdf
27-第六章-第二节-甄选(一).pdf
28-第六章-第二节-甄选(二).pdf
29-第七章-第一节-绩效管理概述(一).pdf
30-第七章-第一节-绩效管理概述(二).pdf
31-第七章-第二节-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.pdf
32-第七章-第三节-绩效考核技术.pdf
33-第八章-第一节-薪酬概述(一).pdf
34-第八章-第一节-薪酬概述(二).pdf
35-第八章-第二节-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设计.pdf
36-第八章-第三节-奖金.pdf
37-第八章-第四节-员工福利.pdf
38-第九章-第一节-培训与开发概述(一).pdf
39-第九章-第一节-培训与开发概述(二).pdf
40-第九章-第二节-培训与开发程序.pdf
41-第十章-第一节-员工入职、在职及离职管理及实习生管理(一).pdf
42-第十章-第一节-员工入职、在职及离职管理及实习生管理(二).pdf
43-第十章-第一节-员工入职、在职及离职管理及实习生管理(三).pdf
44-第十章-第一节-员工入职、在职及离职管理及实习生管理(四).pdf
45-第十章-第二节-企业规章制度管理.pdf
46-第十章-第三节-员工情绪管理.pdf
47-第十章-第四节-职业安全与健康.pdf
48-第十章-第五节-员工援助计划.pdf
49-第十一章-第一节-劳动法概述.pdf
50-第十一章-第二节-劳动法律关系概述.pdf
51-第十二章-第一节-促进就业.pdf
52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就业服务与失业管理(一).pdf
53-第十二章-第二节-就业服务与失业管理(二).pdf
54-第十三章-第一节-用工形式.pdf
55-第十三章-第二节-招聘与录用.pdf
56-第十三章-第三节-劳动合同订立.pdf
57-第十三章-第四、五节-参加社会保险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.pdf
58-第十四章-第一节-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.pdf
59-第十四章-第二节-工资制度.pdf
60-第十四章-第三、四、五节-职工福利、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、工作场所劳动保护.pdf
01-第一章-个体心理与行为.pdf
02-第二章-团体心理与行为.pdf
03-第三章-工作态度与行为.pdf
04-第四章-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概述.pdf
05-第五章-工作分析.pdf
06-第六章-招募与甄选.pdf
07-第七章-绩效管理.pdf
08-第八章-薪酬福利管理.pdf
09-第九、十章-培训与开发、员工关系管理.pdf
10-第十一、十二章-劳动法律关系、就业与职业培训.pdf
11-第十三、十四章-招用人员、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.pdf
01-第一章-个体心理与行为.pdf
02-第二章、第三章-团体心理与行为、工作态度与行为.pdf
03-第四章-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概述.pdf
04-第五章-工作分析.pdf
05-第六章、第七章-招募与甄选、绩效管理.pdf
06-第八章、第九章-薪酬福利管理、培训与开发.pdf
07-第十章-员工关系管理.pdf
08-第十一章、第十二章-劳动法律关系、就业与职业培训.pdf
09-第十三章、第十四章-招用人员、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.pdf